來時炎天暑月,如今冬日仍如夏?茨愦喝ザ瑏,穿衣冬添夏減;我卻四季恒溫暖,添之無礙減無妨。自今年7月入職中建四局一公司廣州分公司,被調往?诤D现捻椖块_展“246”學習輪崗,如今我們在海南已經生活四個月了。
職滿四月,與公司總部和廣州分公司機關距離被拉長,但我們的成長逐日追風、從沒落下。
我是2020屆新員工冷思瑋,看我鋼筋算量游刃有余
離開學校,曾以為再也無緣校園生活;而踏入項目,卻為我重新開啟了一扇學習的大門。
白天跟班組,晚上看圖紙;左手綁鋼筋,右手算重量;叵肫疬^去的四個月的輪崗學習,我在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鋪就的鋼筋算量的道路上前進摸索。從初出茅廬、一竅不通,到現在的我已經獨立完成了項目部三個建筑(總建筑面積19342.58立方米)模型的鋼筋算量工作。
回想這幾個月的學習時光,我深深感受著這“師帶徒”培養機制帶來的紅利。在“跟班組”結束后的兩個月商務部輪崗階段,我第一次接觸到了“建!,這陌生的知識對于零基礎的我而言簡直是“難于上青天”,項目基礎到主體,每一個構件都要布上去,每一根鋼筋都要設置上去,特別是圖紙中節點大樣,要全部布到模型當中,建模的繁瑣復雜讓我無從下手、不知所措。
項目商務經理李勇,是我的師傅,常在下班后給我“開小灶”。李經理大我近十歲,可她平易近人、為人隨和,跟我說話既沒有架子,也沒有讓我感到有代溝,她從看圖紙到畫結構圖,一步步的教,一點點的講,沒有一絲不耐煩。為了能讓我掌握建模技能,很多次,李師傅都陪我一起學習到晚上十點多,李師傅的諄諄教導給了我奮力向上的動力,讓我告誡自己必須要加倍努力、不辜負師傅的付出。就這樣,我從最開始的“小白”,到現在看到一個大樣節點就能很快畫出模型,我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開心,也對李師傅的付出感激不盡。
如今,看到自己小小的力量能助力項目現場日新月益,給了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酣暢淋漓感,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期待滿滿,動力十足!

我是2020屆新員工黃福帥,看我現場學習“十八般武藝”
回憶起剛剛結束的四個月跟班組、施工部輪崗學習,和鄧師傅一起在基坑里摸爬滾打是我學習的主旋律。短短四個月時間,我接觸到了現場施工的“十八般武藝”,有挖坑混凝土澆筑墊層、抹灰防水卷材的施工、回填土(包含百分之九的水泥)等施工方法,但最讓我有收獲感的,是我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跟著鄧師傅從零基礎開始學會了打標高。
鄧師傅常對我說:“認真負責、不辭辛苦,是現場測量人員做好測量工作的八字秘籍”。隨著學習的深入,我愈發發覺到這八個字的力量所在。在我剛學會操作水準儀時,一次不留神碰到了水準儀架子,我本對此不以為然,可細心的鄧師傅發現了其中的測量偏差,他堅決要求我們全部重新測點,重頭再來一次打標高測量。他說:“我們測量人員是工程的眼睛,如果眼睛都看不清楚方向,那這整個工程還怎么做?”看著鄧師傅不怕辛苦,忙前忙后的身影,我第一次意識到了測量人員身上擔負的責任所在,我暗下決心,認真負責、不辭辛苦,我要盡自己最大努力為這個工程提供最真實準確的數據。
如今的我已經獨自完成了項目地庫副樓、外籍宿舍及男生宿舍的樁芯標高和承臺砌筑標高,而沒有失誤。工人們的口頭禪也從“喂!老鄧來打標高了”到“哈,小黃快來打標高咯!”。感恩這是四個月的時光,讓我饒有收獲,有所成長,接下來的輪崗階段我會再接再厲,繼續披荊斬棘。

路遠心貼近,地偏才藝高。時光飛逝,未來成長路,我們仍會帶著不懈的干勁和滾燙的情懷前進,戰勝自我、走向成熟,讓韶華不負,為青春添彩。(圖\文:冷思瑋、黃福帥) |